2本新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建军
1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生启迪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全国“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图书《〈共产党宣言〉与新时代》主编刘建军再推新书,由刘建军教授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策划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生启迪》一书正式与读者见面。
作 者 简 介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传》、《马克思主义信仰论》、《追问信仰》、《文明与意识形态》、《思想理论教育原理新探》、《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爱国主义教程》、《信仰的呼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仰问题研究》等。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等多项。曾获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届吴玉章奖金一等奖、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首届“国家音像制品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内 容 简 介
该书由上下两篇组成,共15万余字,70余幅图片,以时间顺序分别追溯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各个时期的生活和工作活动,生动地讲述了他们进行理论创造和革命实践的历程,全面再现了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凝练阐述了他们伟大卓越的历史功绩,高度赞扬了他们为解放劳动人民而献身、为揭示科学真理而求索、为战胜逆境而奋斗的崇高精神。全书脉络清晰、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一部面向大众尤其是青年的通俗理论读本,能够帮助广大读者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辉煌人生和革命生涯中汲取人生智慧和启迪。
本 书 目 录
站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到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去寻求启示
文\刘建军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两个19世纪的德国人,但他们是与中国人有缘的。
在我们中国人还没有听说过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关注着远方的中国,抨击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为中国人民伸张正义。
而当他们被介绍到中国的时候,他们的卓越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就与中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今天,我们站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仍然需要到他们那里去寻求启示。
他们是了不起的思想巨人和历史伟人,他们不喜欢展示自我,但又自带光环,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真理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
他们一生追求真理,致力于揭示物质世界运行的规律,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展现人类未来的光明前景。
他们留给人们的最有价值、最具有影响力的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他们具有伟大的人格,在其一生中展现出崇高的人格魅力,为我们树立了人生的标杆,提供了人生的启迪。
先不说他们心底善良,从小同情受苦受难的民众,并为谋求民众的幸福而献出自己的一生。
先不说他们博览群书,从人类创造的一切知识中吸取思想的营养,奋力攀登并到达科学的高峰。
先不说他们不怕困难,忍受生活的艰辛和苦难,直面斗争的危急和凶险,一路向前。
也不说他们俩人的友情故事,正如列宁所言,它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我们还是先看他们人生故事的丰富和精彩吧。
这是两个人的人生。这两个人具有不同的出身,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才华,并为着一个共同的事业而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分工。
这是两个曲折而丰富的人生。他们的一生,经历了很不相同的人生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背景、条件和任务,并使其人生呈现多样的颜色。
这是两个精彩的人生。它们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芒、真理的光辉,不论是在平静平凡中的人生经历,还是在暴风骤雨中的苦难历程。
身为中国人,与他们结缘,我们是幸运的——万里之遥的一道闪电,射入中国人民的园地,照亮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从他们那里,我们感受到了真正深刻而丰沛的思想。
从他们那里,我们领悟到世界的底蕴和社会的奥秘。
从他们那里,我们学到了奋斗的意志和斗争的精神。
从他们那里,我们见识到两个精彩的人生轨迹如何融化成一道绚丽的彩虹,装扮着人生智慧的天空。
……
(本文为《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生启迪》引言)
2
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建军教授撰写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一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书名:《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
作者:刘建军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时间:2021年10月
本书简介
马克思主义是不是一种信仰?它如何区别于宗教信仰、世俗崇拜以及其他政治信仰?要真正解答诸如此类的问题,就必须从理论上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信仰。本书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信仰这一根本立场和方向,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展开系统研究,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产生是人类信仰史上的革命”这一重要命题,正确回答了共产党人是不是一种信仰身份,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社会发展和人生指引中起着何种作用,在新时代条件下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怎样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本书目录
上篇
引言
第一章 新信仰的诞生
一、人类信仰史上的新课题
二、人类信仰史上的伟大变革
三、作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共产主义信仰的证明
一、空想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仰
二、共产主义理想和信仰的前科学论证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共产主义先知的超越
四、共产主义信仰的科学证明
五、共产主义信仰的理论证明和实践证明
六、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
一、信仰及其分类
二、信仰对象上的区别
三、信仰心态与信仰方式上的区别
四、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新宗教”吗?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及其组织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几种类型
三、共产党——实践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无产阶级先进组织
四、共产主义信仰与对共产党的信任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功能
二、革命信念——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革命中的作用
三、建设信念——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建设中的作用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个人崇拜问题
一、个人崇拜是一种社会历史性信仰现象
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个人崇拜
三、个人崇拜对于共产主义信仰的影响
四、反对个人崇拜的历史经验
五、无产阶级领袖的作用、威信与共产主义信仰
第七章 走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共产主义信仰的命运所系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三、加强理想信仰建设,提升意识形态效能
下篇
引言
第八章 共产党人的信仰
一、共产党人有自己的信仰吗?
二、共产党人信仰的名称
三、共产党人信仰的基本信条
四、共产党人信仰的精髓
第九章 共产主义信仰的历史渊源
一、原始社会在人类心灵深处埋下了一颗共产主义的种子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回归故乡
第十章 共产主义理想的历史形态
一、作为历史回忆被安放在人类初期的“黄金时代”
二、作为幻化的目标因素潜存于宗教天国的向往中
三、作为社会想象被安放在文明社会的边缘
四、作为先进民族的现实要求被拉回到文明社会的中心
五、作为新的社会形态被安放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后
六、作为终极性理想境界被安放在社会发展的未来
第十一章 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特征的科学立场与方法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四、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合理性与可能性
第十二章 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一、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三、共产主义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自觉追求
四、共产主义实现的长期性
第十三章 新视角下的共产主义社会
一、问题的提出:五种社会形态的时间比例
二、两种不同层级的社会形态
三、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不是单一的社会形态
四、共产主义社会内部可能包含多个社会形态
五、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个社会形态
六、社会主义社会向未来社会的过渡问题
第十四章 共产主义理想追求的新阐释
一、从一个思维误区说起
二、共产主义追求是理想与信念的统一
三、共产主义理想是社会政治理想与个人道德理想的统一
四、共产主义理想追求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
五、共产主义理想是终极性与非终极性的统一
第十五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的构成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问题
三、视域问题
四、狭义“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的构成
五、广义“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的构成
第十六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崇高境界
一、世界视野下的社会关切
二、致力于人类解放的救世情怀
三、超越物质利益的道德操守
四、以“两个提升”为标准的人生境界
五、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五大优势及强大的生命力
第十七章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要求
一、信仰坚定性的检验标准
二、经常研读信仰经典
三、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四、密切关注社会政治
五、不断提高道德境界
后记
作者简介
刘建军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传》、《马克思主义信仰论》、《追问信仰》、《文明与意识形态》、《思想理论教育原理新探》、《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爱国主义教程》、《信仰的呼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仰问题研究》等。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等多项。曾获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届吴玉章奖金一等奖、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首届“国家音像制品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
汇编 | 《思享前沿》总编组
来源 | 长江刘域微信公众号
汇编仅用于学习研究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
何中华教授 | 新书+讲座:《马克思与孔夫子:一个历史的相遇》
喜欢《思享前沿》微信公众号内容的师友可以扫码实名添加 本号常务副主编个人微信以便于邀请您进入《思享前沿》微信交流群。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